经济日报郭言:美芯片“护栏”严重干扰全球产业链
来源:经济日报 郭言
美国商务部9月6日发布《2022芯片和科技法案》芯片部分的护栏实施战略。美商务部部长雷蒙多声称,经济美国将在半导体领域设立“护栏”,日报扰全接受政府资助的美芯美国芯片企业至少10年内不能在中国或其他“令人担忧的国家”进行新的高科技投资。美方此举已彻底抛弃公平竞争原则,片严不惜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重干工具化、球产武器化,业链恣意破坏国际贸易规则,护栏给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带来严重干扰。经济
美方强行给科技领域“筑墙”,日报扰全人为推动产业“脱钩”,美芯悖逆全球经济深度交融大势。片严芯片产业高度全球化,重干需要各国分工协作。球产全球芯片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据业界统计,一些先进芯片的生产包括上千道工序,需要超过70次跨境合作来完成。强制进行产业转移或“脱钩”,必然导致全球分工出现混乱。美国无视要素最优化配置规律,企图利用自身优势打压新兴市场和其他国家发展,破坏现有芯片产业高效协作布局,是典型的科技霸权主义,损害的是全球共同利益。
美方一门心思阻碍他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殊不知世界经济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任何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最终都会伤及自身。
对美国政府来说,所谓的“芯片法案”不仅无助于解决老问题,还会制造新矛盾。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此前估算,该法案支出加上产业税收抵免,将增加790亿美元财政赤字。一些预算监督机构表示,这将持续推高通胀,拖累经济增长。
对美国企业而言,这份强调排他性的补贴政策弊大于利。波士顿咨询公司估计,如果美国完全禁止半导体企业向中国客户销售产品,美国半导体企业将丧失18%的全球市场份额。与全球芯片市场动辄上千亿美元的产值和利润相比,美国政府拿出的500多亿美元补贴并不具吸引力。众多美国企业和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中国市场“脱钩”势必严重伤害自身利益。前不久,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仍是其在全球的前三大投资市场;83%的受访企业表示,没有考虑将生产或采购转移到中国以外。
从长远来看,国际企业为维护市场份额,将不得不调整布局,最终后果反而可能是全球产业链出现“去美国化”的趋势。美国滥施单边制裁,对别国搞“技术封锁”“技术脱钩”,也将让其他国家更加警醒,并将促使各国加快实现科技自主自立自强。企图堵别人的路,最终只会堵死自己的路。
相关文章:
- “一企、一照、一码”,上海320余万市场主体有了身份码
- 小米手机摄像头新专利可90度翻转 用于增加摄像焦距
- 三季度100个“最缺工”职业发布 制造业占39个
- 税务总局: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
- 美军撤离阿富汗一周年 喀布尔多处燃放烟花庆祝
- 平均每月1.6万辆新能源车上牌,今年前9个月,杭城多了15万辆新能源汽车在路上
- 前三季透视运营指标:“两桶油”霸榜现金流,电力设备成现金流增幅最高行业,煤炭行业问鼎ROE榜首
- A股定增市场外资频现:下半年认购额超82亿,瑞银、摩根大通占比八成
- 极光Q3营收8040万元 净亏损缩窄至2070万元
- 开启不一样的双11 长城汽车新能源购车节-11.11狂欢购开幕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