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消金增资缩水至105亿 杭州国资出手
出品|大摩财经
蚂蚁消金去年底筹划220亿元增资,蚂蚁但很快随着退出而暂缓,消金时隔近一年,增资至亿新的缩水增资方案终于出炉,但增资金额下降到105亿元。杭州
蚂蚁消金股东之一鱼跃医疗最新公告披露,国资调整后的出手新方案为:蚂蚁集团、杭金数科(杭州金投数字科技集团)、蚂蚁舜宇光学、消金传化智联、增资至亿博冠科技、缩水重庆农信投资集团以及鱼跃医疗共同向蚂蚁消金增资105亿元。杭州增资完成后,国资蚂蚁消金注册资本将由80亿元升至185亿元,出手成为国内注册资本最高的蚂蚁消费金融公司。
其中,蚂蚁集团出资52.5亿元,杭金数科出资18.5亿元,舜宇光学出资11.1亿元,传化智联出资9.2685亿元,网易旗下的博冠科技出资6.187亿元,鱼跃医疗出资5.2395亿元,重庆供销社旗下的农信集团出资2.2亿元。
杭金数科是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的子公司,杭州金融投资集团则是杭州市政府直属的国有资本平台。
增资完成后,蚂蚁集团仍持有蚂蚁消金50%股权,杭金数科、舜宇光学、传化智联作为新晋股东将分别持股10%、6%、5%,其中杭金数科背后的杭州市政府跃居为第二大股东;鱼跃医疗持股比例则保持不变、仍为4.99%。
蚂蚁消金原股东南洋商业银行、国泰世华银行、宁德时代、千方科技、华融等没有参与增资,股权被稀释。其中南洋商业银行持股比例从15%下降至6.491%,退居为第三大股东。
鱼跃医疗公告披露,截止2022年9月末,蚂蚁消金总资产1019亿元,较2021年末的879亿元增长16%。2022年前9个月营收32亿元、净利11亿元,扣非净利3.86亿元。2021年,蚂蚁消金营收9.5亿元、亏损10.66亿元。
蚂蚁消金增资是蚂蚁集团消费信贷业务整改落地的一部分。2021年6月,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批开业,按照整改要求有序承接蚂蚁集团旗下两家小贷公司中符合监管规定的消费信贷业务(花呗、借呗),两家小贷公司则平稳有序退出市场。整改后,花呗、借呗品牌成为蚂蚁消金专属消费信贷产品,其他金融机构借助蚂蚁集团数据信息所发放的消费信贷,不再标挂“花呗”“借呗”名称。
不过,花呗借呗业务的规模高达1.7万亿(2020年6月数据),蚂蚁消金最初的注册资本只有80亿元,按照消费金融公司最高10倍杠杆(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以及银保监要求联合放贷出资比例不低于30%的规定,蚂蚁消金必须大幅增资。
2021年底,蚂蚁消金第一版增资220亿元方案出炉。其中,中国信达欲出资60亿元认购蚂蚁消金20%股份。鉴于蚂蚁消金持股15%的原始股东南洋商业银行是中国信达下属公司,中国信达及南洋商业银行合计持股比例将升至24%。
但仅过了20天,中国信达在2022年1月宣布放弃认购,导致蚂蚁消金增资暂缓。市场猜测,中国信达此举可能是出于聚焦AMC主业的监管要求考虑。
过了11个月,最新出炉的蚂蚁消金增资方案,增资总金额下降至105亿元。这意味着,即使这次增资成功,蚂蚁消金的资本充足率压力依然存在,很可能后续继续增资。
(责任编辑:焦点)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迈进
- “四冠王”赵诣挂帅,泉果基金的首只公募基金下月13日开卖
- 上市以来下跌约15% 天铭科技拟启动稳定股价措施
- 奕目科技创始人李浩天:光场相机如何帮助构建元宇宙?
- 中国再保险:大地财险1-10月原保费收入388.48亿元,同比增长7.17%
- 谷歌计划在印度生产Pixel智能手机:投标数量为50万至100万部
- 未能在2022年4月30日前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 江苏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收警示函
- 制造业缓税费细节公布,缓缴期限自动延长4个月
- 姚振华、马兴田都是股东,爱心人寿还要增资!累计亏损14亿,偿付能力承压
- 重磅经济数据发布在即,多家机构预计消费保持复苏势头
- 国常会部署稳外贸外资,将新设一批跨境电商综试区
- 重磅!国常会:缓税4400亿,坚持开放是中国基本国策,新核准两个核电项目…来看八大要点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实施创新型“碳替减”应建立“三支柱”体系
- 药明康德市值年内蒸发千亿,219只重仓基年内跌幅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