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对投行执业“零容忍”,安信证券、东莞证券领罚单
内核委员会讨论问题总共36个,零容忍其中近九成遭于右杰删除。证监执业证券证券
9月30日,投行证监会对安信证券、安信东莞证券两家券商再开罚单,东莞单两家券商皆因保荐创业板IPO项目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领罚而被证监会采取监管措施,零容忍同时签字保荐代表人也受到不同程度处罚。证监执业证券证券
第一财经记者独家获悉,投行安信证券保荐代表人于右杰可能将受到“被认定不适当人选6个月”的安信处罚,目前该处罚还需要经过处罚告知及之后的东莞单一系列程序才将最后确认。如果处罚落定,领罚该处罚也将成为注册制试点以来,零容忍保荐代表人因擅自删改IPO申报文件等行为,证监执业证券证券受到的投行最重处罚。
自2019年注册制试点以来,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理念就在资本市场各个环节不断强化,中介机构被处罚屡见不鲜,这一方面是因为中介机构提升执业质量并非一日之功,更是因为监管持续强化“零容忍”要求,以期为全面注册制实施尽可能做好充分准备。
不过,即便规则不断完善,监管要求持续高压,但仍有部分投行从业者挑战规则。于右杰对负责的IPO项目申报文件擅自大幅删改,因其性质恶劣,遭到监管从严从重处罚。“近年来投行业务监管措施数量多、措施硬,是从严监管的体现。”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各方的发挥监管合力的情形下,质量是逐步提高的,但仍需久久为功,不能松懈。
据记者了解,在全面注册制改革背景下,证监会对投行执业问题坚持“零容忍”,将通过从严从重从快处理典型案例,来督促中介机构打破“穿新鞋走老路”的惯性思维,切实提高与注册制相匹配的投行理念、组织、能力。后续还将有更多投行执业方面的处罚案例披露。
保代擅自大幅删改申报文件
在野风药业主动撤回IPO三个多月之后,安信证券及两名签字保荐代表人于右杰、王志超,遭证监会严厉处罚。其中安信证券被监管谈话,于右杰被认定不适当人选6个月,王志超也被监管谈话。
“对于右杰的处罚,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重。”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于右杰擅自大幅删改申报文件,不仅对招股书的主要风险因素、三创四新表述擅自删改,还对内核委员会讨论问题及落实情况做了大幅删除,性质恶劣。
野风药业2021年5月创业板IPO获深交所受理,由安信证券保荐,计划募资5.409亿,签字保荐代表人为王志超、于右杰。在交易所审核问询过程中,野风药业于6月16日提交撤回IPO申请文件,深交所于6月23日出具终止审核决定。
尽管已经撤回申请,安信证券在保荐过程中的执业问题却已经引起深交所注意,基于监管联动机制,交易所也将问题及时上报了证监会。
记者独家了解到,针对野风药业IPO,安信证券内核委员会讨论问题总共36个,其中近九成遭于右杰删除,不仅收入、成本等方面的问题被删除,公司历史沿革都被部分删改。
中国证券业协会从业人员信息显示,于右杰2011年开始在担任证券经纪人;2015年进入从事一般证券业务;2017年到安信证券,先从事一般证券业务,于2020年7月7日担任保荐代表人。
根据证监会采取的监管措施,于右杰未来6个月内将无法从事投行业务。
作为项目组成员、签字保荐代表人,王志超也被采取监管谈话的处罚措施。安信证券也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根据券商分类评价规定,安信证券将因此被扣1.5分。
一人“双角”,质控“形同虚设”
9月30日,与安信证券同日领到重罚的还有东莞证券。东莞证券被证监会责令改正,公司质控负责人、保荐代表人潘云松被采取监管谈话的措施,时任分管投行副总裁郜泽民出局警示函。
东莞证券此次受罚同样因IPO保荐项目。
2020年9月,东莞证券保荐的天威新材创业板IPO项目获深交所受理,公司计划募资3.045亿。保荐代表人为邢剑琛、潘云松。不过,2022年1月,公司主动撤回了IPO。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潘云松作为质控负责人,同时又担任项目保荐代表人,在项目辅导验收、发行人股东核查等过程中,也没有进行回避,使得业务、质控、内核三道防线中的第二道防线形同虚设,质控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中国证券业协会从业人员信息数据显示,潘云松2004年开始在德邦证券从事一般证券业务,2008年到东莞证券从事一般证券业务,2012年开始担任保荐代表人。
事实上,全面注册制改革背景下,监管联动正在进一步加强。今年6月,针对天威新材发行上市申请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行为,深交所对天威新材及东莞证券、邢剑琛、潘云松出具监管函。三个月后,证监会再开监管罚单。
对投行IPO执业“零容忍”
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申报文件是投资者获取公司信息、做出投资判断的关键依据。
此前,曾因保荐科创板IPO过程中,保荐代表人违规改动招股说明书、审核问询函等注册申请相关文件,先被交易所处分,之后又遭证监会出具警示函。之后还有因保荐柏楚科技科创板IPO过程中对前期问询要求披露内容在招股说明书注册稿中擅自进行删减,而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
与此前类似案例相比,证监会此次对安信证券和东莞证券的处罚,可谓“从严从重”。
第一财经获悉,证监会后续还将公布多批次违规典型案例,针对投行内控检查等不到位的行为,采取监管措施。下一步,证监会还将对撤否率高、尽调不充分不到位、带病闯关的问题严肃处理。对这类问题,证监会始终坚持“零容忍”,以切实督促中介机构切实提高执业质量,为全面注册制保驾护航。
相关文章:
- 防止不当利益输送和监管套利 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监管标准进一步明确
- 亚速钢铁厂内乌军和“亚速营”开始投降!俄方称用导弹消灭470多名乌民族主义者,美股高开,中概股大涨
- 印度称仍将向粮食短缺国家出口小麦
- 股价暴涨、战投“割肉”减持, 揭开步步高高负债秘密
- 稻盛和夫日本最后一个“经营之神”落幕
- 高通胀重压下美国消费支出仍然强劲 但美联储态度可能更坚决
- 美联储最鹰派官员对75基点避而不谈 称加息50基点是一个不错的计划
- 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实施 前4个月财政收入增幅回落
- 首批129只基金、7款保险产品入围!券商如何突围个人养老金代销江湖?
- 通用子公司Cruise与BrightDrop合作开发无人配送车